记得中学的时候,语文老师总在说:“走拼音化道路是汉语的必然趋势。”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老师这么说的重要理由是,英文可以打字而汉语不能。现在回想起来真可笑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汉字的键盘输入不仅可能,而且输入速度远远超过英文。可英文这些年好像没啥变化,基本止步不前。
据说长方体如何用英文讲是个很复杂的事情,如果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基本说不上来,能说上来的你也听不懂,反正不是Cube,Rectangular。和中文相比,英文简直是笨人的语言。这方面可以举个例子,尽管大家都在试图给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。汉语中词汇的含义是由组成这个词汇的每个字的含义来决定的,而字的意思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来分析;英文不是,它主要靠一些词根拓展的,创造英文词汇是件非常冗繁的事情。比如四环素、变阻器、碳酸钙、高血压、肾结石、七边形这样的词汇,在英语里别提多复杂了,只有专业人士才会读。根本不能像汉语那样通过对字义的了解而对词性有起码的认知,以至于触类旁通。难怪英文世界里专家那么多,而且没法替代?原因是一般人连他们的基本术语都不会讲。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不容易。
我同意这么一种说法:英文是密码语言。写英文是编码,读英文是解码。可以想像一下,如果把英文的a、b、c、d、e换成1、2、3、4、5,并没有甚么原则上的区别。按上边的对应,假如一开始就把cab写成312没有甚么原则上的区别。用一样的读音,没什么不可以。汉语不是这种概念,汉语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来的,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。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,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?英文组词就是用一大堆词根机械地组合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据说最长的英文单词竟然由189819个字母组成,简直让人无法想像。能够想象的是,这么长的单词,它的可读性让人怀疑,同时对读者理解能力的考验又是多么残酷。
为汉语骄傲吧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