秤
称量东西,现在城里多是用电子秤。农村还是以传统的杆秤为主。乡下的小商贩进城卖菜和出产,还是用杆秤。杆秤的杆叫衡,秤砣叫权,是衡量、权衡、权谋等词的来源。
益阳有句俗语“用秤称也有纤绵”,本义是说用秤来分东西,也不是绝对准确,也有多有少。
绵,本义是丝绵。《广韵》:“精曰绵,粗曰絮。”绵,引申有不多、少许、软弱、薄弱的意思。成语有“绵薄之力”。
称东西时,秤杆高,表示分量足(比刻度显示的略多一点点),谓之“高秤”,“高”漫读为二声,念如“告(二声)秤”。称东西时,秤杆稍低,表示分量不足(比刻度显示的略少一点点),谓之“绵秤”。那么,秤不高不低,刚刚好,叫什么呢?叫衡秤。衡,平正之义。
秤杆上标注斤两刻度的铝籽是嵌入木杆里去了的,难得掉。这种铝籽嵌出来的刻度称为“秤星”,也叫“花”。平时说“合得花”,本义指重量与刻度显示一致;而“合不得花”指重量与刻度显示不一致。引申来,“合得花”指数量正确;“合不得花”指数量不对。
杆秤有大有小,小的就是手提着称,大的则要另外固定,叫吊秤。秤杆上有两种刻度,一大一小,两行。大的在上面,小的在旁边。小的称作“单边”,也叫“单平”。“单”有小的含义。大的称作“整厘”。厘的本义是农村划分田地的石桩,引申为(测量的)基准,再引申为治理、整理。有“厘定”一词,意为整理规定。“整厘”有“多少起花”之说,即多少重量开始有刻度,如“五斤起花”“十斤起花”。
“抹秤”并不是给秤搞卫生,而是修理秤。秤不准了,较准一下,秤杆上的“星”掉了,重新镶一遍,都叫抹秤。“定盘星”,指秤杆上的第一颗星,将秤砣置于这里刚好可以与空的秤盘重量平衡,相当于杆秤的零刻度,也引申指标准、规范。
平时说“认得秤”,指知道标准、遵守规范;而“不认得秤”指不谙世事、不按规矩出牌。有一笑话:有人对一憨宝说:“你不认得秤。”他笑着回道:“我冇读过秤书。”
评论